柴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谁不说俺家乡好祖父与凫山百草
TUhjnbcbe - 2025/3/5 18:27:00
祖父与凫山百草文/仲维柯祖父名“誉”,字“羡凫”。谈及名和字,古人在这方面很有讲究:名由师长命,字可自己取;名与字之间要有一定关联,比如苏轼,字子瞻。平辈人之间可呼字,但不可唤名。饱读诗书的祖父应明白这里面的学问。然而,他却给自己取名“羡凫”,着实令人不解。祖父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名词,特指那些持有农业户口且从事着“治病救人”职业的村中医疗人员。他们一般由“医学世家的继承者”或“略懂医术病理的高中毕业生或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组成。祖父属于前者。邹鲁郭里镇辖区内南北绵延着几座大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凫山,就连古老的《诗经》里都提及过此山。我们那个小山村就坐落在凫山西面的山间平地上。“我们凫山上至少有种草药,且大部人都是‘君药’(中药方子讲究‘君、臣、佐、使’,其中主药为‘君药’)。像‘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小陷胸汤’中的‘蒌仁’‘葛根汤’中的‘葛根’“远志汤”中的‘远志’……”祖父的话是可信的,不仅因为他有在乡间行医数十年的经历,更在于他对凫山一草一木的熟悉。“凫山柴胡,药效最好。”记得跟祖父到凫山采挖柴胡,满山峪响起他“赤毛鼠尾”的喊声。原来,柴胡跟本地一种唤作“节节草”的植物很相似,只是柴胡长有老鼠尾巴似的红色芦头,且根部散发着一种很好闻的桐油香味。每每发现一棵“可疑柴胡”,我都一步一步验证,确准无误后,才放入筐内。对此,祖父很满意:“形相近,药性可能相反;‘君药’一错,整剂药就成了毒药。采药如行医,马虎不得!”的确,柴胡,可疏肝解郁,可清热解毒,无论是治疗各类感冒,还是肝郁型胃肠疾病,它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柴胡一但假了,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害人性命。每当看着一例例感冒症、胃肠症被治愈,祖父不由慨叹道:“古书称‘银州柴胡为胜’,但在临床治疗上看,却不及咱凫山柴胡。凫山柴胡,灵芝草呀!”“凫山茵陈,关键时刻可救命!”某一年夏天,村中肝炎疫情爆发,患者脸色灰黄,没有一丝血色。祖父带领诊所其他人,到凫山采挖茵陈。茵陈,又名茵陈蒿,可祛湿寒邪气及热结黄疸,有利胆、保肝神奇功效。采摘来后,祖父除了开出以茵陈为主药的方剂送给患者,还将其余的晾晒好发给各家各户,让其放入水缸中,以便预防肝病。三个月后,肝病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没再有新增病例。“凫山金银花,健康保健茶。”二三月间,凫山脚下金银花含苞待放。古书上讲,此花三月开,花期长达半年,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称鸳鸯藤。祖父尤其偏爱此花。在盛花期,老人家频频进凫山,摘取少许鲜花回家,闷在茶壶里,能美美喝上一天。受祖父的影响,乡人也都把金银花当成了宝贝,不但将花蕾花苞收录囊中,就连秋天的叶子都摘下烘炒后当作一冬的茶叶。由于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因而,乡民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病症比较少见。郭里是伏羲、女娲的故里,而神农与其二者同被奉为“三皇”。或许,神农尝百草的时候,亲口品尝过凫山山谷里的瓜蒌、山膀上的葛根、山坡上的远志、山梁上的酸枣,山脚下的茜草、山坡上的薄荷、山坳里的蒲公英……要不,它们怎么会如此显赫地写在古代医典里呢?在乡间行医50年、荣获“邹城十大名医”的叔叔曾经向我念叨过这么一件事:“文革”前,你祖父历经三年时间,编写过一本叫《凫山灵草》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里,他把在凫山上找到的种草药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小册子中,既介绍了草药形状、容易生长处所、药性,还整理出了该药在临床精方验方中使用情况,——可惜,这本小册子在那场运动中连同其它医学书籍一起烧掉了。祖父整理《凫山灵草》时,我还没有出生;即便是那小册子化为灰烬时,我也不满一岁。但是,今天想来,那该是多么精心的小册子呀!一条条沟,一道道坎,满山寻觅;找到了,带着激动将其记录下来;回家再结合临床方子作详细说明。后期的寻觅会更加艰难,也许三天找不到一味新药,也许半月才遇上一份欣喜。他走遍了凫山,认知了凫山,融入了凫山。当祖父那本小册子不幸化为乌有时,远远望去,凫山还在,凫山的百草还在。也许,那时那地,祖父就自谓“羡凫”了吧:羡慕凫山万古长青,羡慕凫山护佑苍生。羡慕凫山丰盈博大,羡慕凫山清幽空灵。作者简介:仲维柯,男,中学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在《中国文学》《山东文学》《参花》《短篇小说》《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壹点号为唯一投稿平台。壹点号仲维柯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不说俺家乡好祖父与凫山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