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多万元柴胡注射液市场将受冲击;茵栀黄注射液等多款药品也要求儿童“慎用、禁用”
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已经70多年的柴胡注射液遭遇变故。
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要求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进行修订,在禁忌项下明确列出“儿童禁用”。也就是说,这款曾普遍被作为儿童“退烧针”的常见药品将退出儿童用药范围。
新京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国内共有77个柴胡注射液的批准文号,分别属于75家企业,既有国药集团、云南白药、石药集团等知名企业,也有河南康华药业、河南润弘制药等生产销售占比较大的企业。目前,已有企业表示“正准备修订说明书的材料”。
数据显示,仅年该注射液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达万元。有专家表示,明确儿童禁止使用后,多万的市场将受到冲击。
柴胡注射液不良反应增8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公告里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修订。
公告要求在禁忌项下明确列出“儿童禁用”。此外,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明确增加8种,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用药部位等的不良反应。
公告还指出,柴胡注射液为处方药,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柴胡注射液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及风险分析。由于该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柴胡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已经有70多年,此前曾作为“退烧针”在儿童发热治疗中应用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柴胡注射液早在年就被原国家食药监局列入“部分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根据年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列,柴胡注射液在中药注射液中列第23位。
明确“儿童禁用”后,柴胡注射液的市场份额也必将受到冲击。米内网数据显示,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医院、城市社区以及乡镇卫生院)终端,柴胡注射液的销售额为万元,同比增长74.21%。
部分企业正准备修订说明书
新京报记者查询原国家食药监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