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婷婷,因感冒高烧,医院,打针、输液,一番折腾,小家伙才得以恢复。
半年之后,婷婷再次发热住院,检查后竟然发现,她得了乙肝——大三阳,ALTU/L,AST58U/L,其其它肝功能项目正常。
婷婷的父母没有乙肝史,这蹊跷的感染,令他们禁不住推测,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或许就是二年级那次发烧住院的打针和输液,不小心染了病毒。
推测也只能是推测,现如今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去追究,只有集中精力到当下去治疗,大三阳不是闹着玩儿的,发展下去的厉害程度,他们想都不敢想。
西医治疗
大三阳感染初期的小婷婷,还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只是感觉有些乏力,表现在体育课上,胳膊腿经常用不上劲。另外就是老觉着肚子胀胀的,吃一丁点儿东西就再也吃不下了。
医院诊断后,给小婷婷开了贺普丁服用,并叮嘱她父母说,要坚持吃,不要急于停药,要达到长期的病毒阴性后,出现停药指征时再停。
谁知吃了半年,大三阳的指标依然坚挺,病毒丝毫没有要转阴性的迹象。
医生改变策略,用上了新研发出的“干扰素”和“拉米呋啶”,试图去控制小婷婷血液中的病毒停止复制,但这种药物的缺点是,一旦停药,体内的抗病毒物质不足,就会“急剧反跳”。
可不到十岁的小姑娘,总不能一辈子吃这种化学药品吧,谁知道长此以往还会有什么副作用?
大三阳病毒、化学药物、副作用、远处的肝硬化......这一团丛生的荆棘,缠绕着小婷婷和她的父母,使他们看不清脚下的路了。
内外交困之时,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尝试下中医的治疗。
中医介入
年3月,小婷婷的父母带着孩子找到我,那时她已经上四年级了。
小婷婷当时症状:仍时有疲劳感,面色阴黄。
我察其舌苔脉象: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数,因此判断小婷婷属肝胆湿热下注大肠证,须疏肝利胆,理气通便。
方用大金花汤、四逆汤合二陈汤加减。
黄连、黄芩、大黄、枝子、蛇舌草、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芍、柴胡、贯众、赤芍、虎杖等。14剂,两日一剂,同时停服其它一切药物。
二诊时,小婷婷大便一天两次,面色由阴黄变微红,苔白厚腻,脉弦弱。
改用大金花汤,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加减:柴胡、黄芩、黄连、法半夏、白芍、甘草、枳壳、虎杖、蛇舌草、赤芍、茵陈、大黄、蒲公英、猪苓、茯苓等。7剂。
几幅汤药下肚,小婷婷大便由一天两次恢复到一天一次。
这时候我发现好转反应(中医叫“瞑眩反应”,)开始出现——她的面部,生出了几粒红疮,这是体内毒素被排出挤破皮肤的表现。
在用药上我便乘胜追击,加强疏肝通便,解毒利湿,用茵陈蒿汤合七味升降汤加减,10剂。
四诊时小婷婷面部生出丘疹性粉刺,苔白薄,脉略弦数有力,用枳术汤合七味升降汤加减。
吃药到第八个疗程的时候,肝功检查:ALT51U/L,TP8g/L,其它项目正常.患者的ALT从来没下降.这是第一次下降,对治乙肝有信心。
但依然还是大三阳。我决定调整、优化用药方略。
双管齐下
第九个疗程的时候,我根据小婷婷的当下症状,开了两个汤剂方:
一、以攻为主,须疏肝清热,逐疫通便,用灭毒散(自己经验方)加减.5剂。
二、以补为主,补气血,逐疫通便,用补肝气汤加减.5剂。
两方服用顺序:先服攻方,后服补方。
如此随证加减,小婷婷又用药十五个疗程,历时半年之久,到年的元月,我察其体征,觉得差不多了,医院再做个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肝功正常,两对半为小三阳,前S1抗原阴性,大三阳已顺利转为小三阳。
回头望去,这一路走来,确实艰辛:
抛开小婷婷吃西药的那段日子不说,从年三月她吃上中药汤剂开始,到年元月,她前前后后吃了一百多付,中药汤子的苦涩谁吃谁知道,也真是难为小姑娘了,好在最终有了喜人的疗效。
小婷婷的父母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