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阻止白癜风复发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8.html导读:中华“心学”,为哲学心范畴,意义概及宇宙之大,深及性命之奥;清代医家柯韵伯曾感叹说:“伤寒最多心病。”(《伤寒来苏集》)
中医“心病”各科常见,是临床上重大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治的优势病种。
我们先从王辉武老师的一个患者讲起。
◆◆◆◆◆
十几年前,接诊一患者,而且不是一般的病人。她,西医专家,医科大学毕业,留学海归,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据述,两年多来,食欲特别旺盛,看到什么食物都想吃,以致胃腹胀满,大便一日多次,但排不尽,夜间还吃零食,惊醒难眠,且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医院求治,收效甚微,也用过中药,但因不相信,未能坚持。“凌晨1点过还睡不着,困得很,刚入睡,又突然惊醒。床头柜摆着多种西药,不敢吃呀!明天还有一个全国性学术会,我要上台报告,真的要崩溃了。”她断续地诉说。切其脉滑数有力,望舌苔薄*而腻。“有热!”我说,她点头赞同。“热在心。”我又说。“心?绝对正常!”她激动地反驳。并立即展示带来的心电图、CT、磁共振等一大堆检查单。片刻我们相视无语。我想,她只知西医所谓的“心”,暂时无法沟通。“好吧!不讨论这些学术问题。建议你停用过去所服的药,我治四周,行吗?"我试探着问道。她半信半疑:“这病折腾了我几年,一个月行吗?”“可以试试嘛!"我回答。我用了《伤寒论》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稍事加减。初服,腹泻多次,她间有疑虑,但全身轻松;连用四周,病情缓解三分之二;再继用水泛为丸两个月,好多了!后来她见到我,感慨地说:“心病,首选中医!”
王老师在他的新作《心病条辩》中,就曾讲过,为什么对于“心病”,中医治疗就有优势了?
中医学之心病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超越了一个部位、一个器官和一个系统的复杂疾病,是当今的一类重大疾病,危害极大。如仍旧采用从器官到细胞到基因的还原分析方法,寻求特征基因与靶向药物的研究,临床所见收效甚微,且副反应明显,我们不得不考虑选用中医疗法。中医学非常重视以整体的、开放的观念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不仅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环境也是一个整体。本书所论“心病”之所以呈现越来越高的发病率,是因为很多人不适应当今的各种环境所致,我们可以将中医的整体观、天人相应的思想与智慧,用到心病的辨识与治疗过程中,以中医特有的观念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以超药物疗法和遣药组方的原则,在治疗前善于“未病先防”,在疾病中长于“既病防变”,以中药复方和综合方法多靶点调节优势,针对心病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干预与治疗。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医学将为心病的康复带来新的曙光。举例说,中医学的郁病。我们认为郁病归根都是心病,与西医所谓抑郁症有一点点相关。
在《内经》有五郁,朱丹溪有六郁之说。从病因来说,气、血、痰、湿、瘀、五藏六腑的功能失调都可致郁病;从治法来说,前人有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养气、实土、壮火、自强、分利等治郁之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都可治郁病;从方剂来说,逍遥散、越鞠丸这些复方都是治疗郁病的经典之方,连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栀子豉汤都可以用来治郁病,比西医之认识与治疗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所以,我们认为中医在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极具优势!应该重视继承和发展!当然,现代医学对心病的基础研究和医药工业的发展所提供的知识与技术也应学习与借鉴。相信东西方医学的交流,进而汇通融合,必然会建立新的医学体系,为人类心病的防治做出贡献。本文选自《心病条辨》
(扫码下单)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心病条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这十种中药茶饮,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学中医的三个阶段,简单深刻!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