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运用经方方证对应,辨证施治,效验必彰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www.bcpianos.com/m/

无数中医学习者、临床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看过的经方越多,越困惑,什么病用什么方,判断依据是什么?这是个大问题。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解释病”、“证”、“症”的定义。

什么是“病“?邪气入侵,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受损、生理功能异常的过程。

什么是“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简单来说,就是大夫根据外在表现分析病机的出来的一个结论,这个是有大夫的主观思想在里面的。

什么是“症“?大家可以看下这个字,病字框,就是说患者出现的不正常反应,包括你自己明显感觉到的不舒服以及通过医生检查结果出现的异常,这都算。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所以说,中医大夫治病用药大夫时候不是针对病,而是针对“症“。你看好的中医大夫很少讲,你这是什么病,回去吃什么方子吧。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常说的小柴胡汤,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喝小柴胡汤?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有这些症状就代表与”证”呼应的内在病机是一样的,小柴胡汤就可以改善,不管患者是什么疾病。

看到这,有人会问,这不就是连连看吗?有了这些症状,就吃这个方,这也没什么难得。当然不是,症状有主次之分,要抓主症。

什么是主症?在病人的所有症状当中,要把它提炼出来,找出它最主要、最重要的症状。说最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疾病的本质,说最主要是说它不应当多。因为它决定了疾病的本质,所以它是最重要;由于它不多,所以它最主要。不多是多少呢?一到三个,绝对不能超过三个!我们每个人长期临床都知道,我为什么用这个方子?我抓住了一个主症。

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怎么分辨?饿的时候心里空、胃有下坠感这是补中益气汤;饿的时候胃里空、有心慌的感觉是归脾汤。这就叫主症。

再有一个问题,主症是病人感觉最痛苦的吗?恰恰相反,病人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恰恰不是主症,最痛苦的症状是标不是本。比如这个人头疼,头痛剧烈它是主症吗?它不是,如果我们医生检查,他绕脐痛、多日不大便、脉沉实有力这才是主症。因为这个才代表他的疾病本质,头痛剧烈那是标不是本。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主症,是指体现疾病本质的症状。所以你抓住了这个,你用大承气一泻,头痛好了,所以头痛不是主症。

方证对应就能确定用什么方子,那辨证论治是不是没用?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将我国《伤寒论》中的名方小柴胡汤制成了颗粒剂,被誉为‘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药物,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几年内,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瞩目的制药企业。20世纪90年代后小柴胡汤引起不良反应的新闻不断爆出,媒体报道在日本累计有26人服用后死亡,其结果使顺天堂于年破产,年津村昭社长被判刑3年。津村顺天堂由小柴胡汤而兴,又因小柴胡汤而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只知道使用中药,忽略了中医必须辨证用药这一精髓。

中医必须辨证用药,看似老生常谈,但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我想,行医者若能将辨证论治与方证对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何愁辨证用药落不到实处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