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后抑郁,柴胡桂枝干姜汤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965.html

女性,36岁,皮肤过敏瘙痒10天,10天前出现皮肤瘙痒,用了药后症状缓解,第二天又出现,舌边尖红,苔薄*,考虑风热郁络,夹湿,郁于肌肤,外不得越,内不得泻,麻*连翘赤小豆汤。

今天电话说皮疹已消,麻*杏仁生姜宣肺达表,连,白皮,甘,清热解毒,小豆麻*利水除湿,通水道,本经谓之:白皮主热,去三虫,《日华子本草》言:煎水洗小儿状热,一切疥疮,皮肤瘙痒。患者调理三次共服用16剂症状明显好转。

调理一个产后抑郁的病人,她失眠,一点睡不好,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疾病,全身躯体化的症状很重,头晕,头痛,心悸,胸闷,我建议用中药调理,扎了春风拂柳,飞龙,中脉。

留针的时候我就边与之聊天,慢慢的她紧锁眉头打开了一点,感同身受,特别能够理解她的无奈及无助,她的爱人非常好是一个小伙子。

我从扶阳讲起,到悲伤思恐惊,怨恨恼怒烦,对自己身体的影响,及疾病的隐喻,及希望,聊了一个小时,出针,有了笑容。不要吃西药先,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

舌淡苔*,寸郁尺弱,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30g,桂枝20g,干姜10g,天花粉20g,*芩15g,牡蛎30g,龙骨30g,红参10g(焗服),半夏30g,茯神30g,3剂,水七碗,煮水4碗,去渣,再煮成3碗,分三次服用。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7味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本条基本病机是徘徊于太少两经循行之地而偏重少阳枢机不利。

从病的来路上有表不解,从病的发展趋势看。

更多是化热的见端。

方中少量干姜是针对胸胁满微结而设。柴胡使用可以从小量用气,本经: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在小柴胡汤中用到g得到启发,肝气郁结,枢机不利的人群太多,很多人用了后会觉得胸中烦躁感明显减轻,我体会要大剂量,看中的是推陈出新,这四个字,太关键了,本经中有这四个字的不多,大*也是。诊一林氏女性病人,46岁,失眠,难入睡,心烦,坐立不安,问之,过于担心身体的疾病,治疗不好,已经有2月余失眠,腹诊:消瘦,腹软,无压痛,大横处触之有一条索壮的结节,舌红苔*腻,寸脉浮亢,即予扎大横,针处有阻滞感,稍停,患者觉得一阵触痛,痉挛,心里觉得有恐惧感,问:为什么会这样?

答:大横有治疗:惊恐善怖。可以疗情志的疾病,你忧思惊恐,郁结于此,边说边聊,已扎上足三里,运针,问之:还有刚才的触痛感否?患者答: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再扎,盲腧,天枢,气海,建里,用艾温针诸穴,花了90分钟。出针,患者觉得周身舒畅,安神定志,浮亢之寸脉明显好转,舌苔腻有所减轻,予柴胡龙骨牡蛎处之。

通过自己门诊的积累,对于经典有了信,也刚刚步入中医的大门,在以后的日子里,读书,临证。

希望在之后的日子里,能够有名师的指导,跟随一生,一日之师,终生为父,做一个守住自己内心的人,平凡如己,克己复礼。

感谢每个人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每个人,在这个医道传承的背后,我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担当,也看到了对于每个生命的尊重,在中医的历史进程中,三和刻上了厚重的一笔,种上了希望的种子,愿望跟随三和生根发芽,坚持,传承,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必定成为苍天大树,恩惠天下苍生百姓,祝福三和,谢谢每一个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

一陈氏女性,进来的时候,满脸愁容,是原来的老病号,此前一直有焦虑,失眠,坐立不安,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

我说,这次怎么了?

她说:这次腹痛有三天了,左腹隐隐约约作痛,做了彩超,盆腔积液,妇科医生说不严重。

我问:这段时间还有那么焦虑吗?心情好点么?

好很多了,起码能够入睡4~5小时,不会彻夜不眠了,没有坐立不安,有时,还会想起以前的事,就会觉得有点心慌,胸闷,她答。

我说,不要强迫自己马上忘记那件事,不躲避,不恐惧,放下心来,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生,老,病,死,是我们一辈子需要面对的课题,特别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又会有我们身边的人慢慢的离开我们去往另外一个地方,这也许就是生命旅程的含义吧…

舌淡胖,脉细,肝虚血滞,脾虚湿滞,我心中有数了。

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金匮要略方

当归芍药散6味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半斤。

我说先给您针两针,选了右边的地机,足三里,加了艾条在上面,留针四十分钟,出针后,她说没有那么痛了。

我说,回去好好休息,当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不需急于寻找,安静下来,等候答案。回去做做导引吧。

她说:什么是导引?

我答:把双手放在中线上,任脉位置,找到你自己最舒适的一个点,静静的感受就好了。

就那么简单?她有点惊讶。

我说,是的,尝试下,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我给她做了简单的示范。

林医师:你好,我原来是你的病人,反复头晕及输液不好,经过你的调理好了,现在我带妈妈来看看。

我说:好的,我看看。

我问:阿姨,你哪里舒服?

阿姨答到:我头痛三年了,去了很多地方也不见好,输液中药也吃过很多。

我问:哪个部位的疼痛?

阿姨答:说不定,有时前额疼,有时后脑勺疼。有边有时也会痛。(疼痛的部位来说,考虑有太阳,少阳,阳明)

我问:是怎么样疼呢?

阿姨答:前额隐隐的胀痛,低头时刺痛,象针刺一样难受。(疼痛的性质来说,考虑有气滞,瘀血)

我问:有怕冷,发热吗?有怕吹空调吗?(这主要问有无大阳病,六经的问诊,首问太阳,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鉴别,表证是病情反应的部位,如腠理,皮肤,肌肉,筋骨,肺泡之间,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汗出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痛,咳,喘,咽痛等)

阿姨答:没有,不觉得发热,不觉得怕冷。

我问:有颈椎后面的疼痛吗?有腰痛吗?(太阳病专位,在颈项部及膀胱经上)

阿姨答:是的,颈椎后面不舒服,腰也痛。(患者有太阳不开的表现,太阳主表,颈项部是其专位,还要通过触诊来看是不是在膀胱经上,也还需要通过其他资料是否确定有表证。)

我问:口干,口苦吗?咽喉干,想喝水吗?头晕吗?

(少阳病的提纲,正邪交争表证之内,里证之外,胸,腹腔之间,病机为:血弱气尽,邪气因入,表现为口苦,咽干,目弦,脉弦细,两耳无闻,及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及七大然证)。

阿姨答:是有口干,但不想喝水,我平时喝水也不多,口苦,早晨起来的时候特别明显。头晕,头重的感觉。

我问:平时喝水是喝冷水还是温水?喝水会觉得舒服吗?您有吃佑左匹克隆片吗?(这个喝水需要详细的问诊,太阴水饮为逆,干不郁饮,阳明口干喝水多,当然还有太阳少阳少阴厥阴也要鉴别,另外口苦,是少阳病的提纲,吃佑佐匹克隆片也会口苦,需要我们鉴别。)

阿姨答:喝水主要温开水,喝水后没有特别舒不舒服的感觉,我没有吃你说的那个药。

我问:有心烦脾气躁吗?

阿姨答:是的,心情烦,睡不好。

我问:为什么睡不好?

阿姨答:我觉得全身关节疼痛,很不舒服,她边拍着自己不舒服的关节部位给我看,胃也不舒服。

我问:如何不舒服胃?吃饭可以吗?

阿姨答:胃胀痛,前面这里痛,她指着胸骨前那个位置给我看。吃饭还可以。

我问:泛酸吗?

阿姨答:没有。

我问:有腹痛拉肚子吗?平时大便怎么样?(太阴病的问诊,太阴病为里,如咽,食道,胃肠,为里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弱,脏有寒。)

阿姨答:肚子不疼,平时大便稀烂,每天有3~4/天。

我问:有四肢冰冷吗?精神不好吗?(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心烦,咽痛、口中和等,从望诊来说,也可以看看是否有少阴病)阿姨答:没有。

望诊:精神尚可,体型偏胖,唇暗。

腹诊: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见有腹部振水音,未见有气上冲胸。六经辨证四诊总结:患者头痛,头晕,以前额及颈项部,两侧疼痛为主,疼痛部位不固定,性质以隐痛,刺痛为主,颈项部疼痛,腰痛,四肢关节疼痛,口干不欲饮,失眠,心烦,难入睡,胃脘部疼痛,胀满不适,大便不成形,一天三到四次,舌质淡暗,苔白腻,边牙齿有痕迹。脉沉细,唇暗。六经辨证分析:患者患者头痛,头晕,以前额及颈项部,疼痛部位不固定,胃脘部疼痛,胀满不适,大便不成形,一天三到四次,苔白腻,边牙齿有痕迹,考虑太阴病,水饮为逆,上犯清窍,胃虚水停,饮停中焦,胃部胀满不适,舌苔白腻,牙齿有牙齿痕迹,为脾虚水湿重的表现,两侧头疼痛,口干,失眠,心烦,为少阳兼痰饮,颈项部疼痛,腰痛,四肢关节疼痛为太阳寒湿不化,留注太阳表位,头部刺痛,唇暗,水饮不利,阻滞脉道,为有瘀血。

综上所述,患者病在太阴,太阳,少阳,水饮为患,兼合瘀血,病属厥阴,形成太阴水饮病,上热下寒,寒热夹杂病机。拟方:吴茱萸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

.08.17患者复诊:已经无头痛,诉还有头晕,心烦失眠好转,能入睡,胃部不舒服减轻,患者女儿说其他症状已经大部分好转,要求调理头晕,后方予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加减善后。原文点睛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8、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5、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17、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2、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林佳明,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辩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年经方讲座医师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