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郝万山论治抑郁性失眠 [复制链接]

1#

失眠是抑郁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可导致较重的疾病负担。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失眠不仅仅是抑郁症伴随的躯体症状,也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独立风险因素,失眠和抑郁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正相关联系。

抑郁性失眠以人睡困难、早醒、间断易醒为主要特点,其中早醒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甲。中医将抑郁症归属中医“郁病”范畴,而失眠称为“不寐病”,因为肝主疏泄,所以一般认为郁证就要从肝论治,而临床运用传统柴胡疏肝散、逍遥丸、酸枣仁汤等疏肝理气、安神助眠的汤剂治疗抑郁性失眠效果并不理想。

郝万山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著有《伤寒论讲稿》、《伤寒论理论与临证》等,对《伤寒论》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郝万山教授特别重视抑郁性失眠患者的诊治,多年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辨证施治体系。郝万山教授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及临床实践观察中独辟蹊径,从胆和三焦论治,提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也是抑郁性失眠重要病机之一。

“阳”是指少阳阳气,“郁者,滞而不通之义”,若少阳阳气被郁遏不能畅达,则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水液代谢失司,营卫之气运行无序,阴阳失和,则病发不寐。病程日久则导致痰浊、气滞、瘀血互结,郁而化火,火盛伤阴等病机变化,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抑郁性失眠病位涉及多脏器,发病机制复杂,但郝教授通过运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进行分析,将抑郁性失眠复杂的病机简单化、条理化,归纳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从而为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作为主要治疗法则,将柴桂温胆定志汤广泛用于治疗抑郁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